近日
全国多地开启“炙烤模式”
高温酷暑
当心“热中风”
中风是卒中的俗称
而“热中风”是指在高温天气(气温超32℃)时
出现的“卒中”
哪些症状是“热中风”的表现?
与中暑有何区别?
西安中医脑病医院
脑病七科主任洪登攀
带您一同了解
展开剩余86%“热中风”
气温超32℃时出现的“卒中”
洪登攀主任介绍道,极端高温天气和极寒天气都会增加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。根据卒中引起的出血或缺血的异常状态,一般可将其分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,“热中风”中的大多数属于缺血性卒中。
炎热天气下,人体出汗增多,血管扩张明显,若水分补充不及时,容易导致血容量不足,在血液浓缩的情况下,血小板易于聚集,就会增加血栓的形成风险。而高温容易导致人心情烦躁、易怒,从而引发血压波动,也可能诱发卒中。
夏季频繁进出空调房间或让冷风直吹头面部,会使血管迅速收缩或扩张。老年人的血管弹性较差,受冷刺激易引发血管痉挛。这些因素相互叠加,导致高温天气成为卒中发作的重要诱因。
如何区分“热中风”和中暑
发生“热中风”时,可能会出现头晕、头痛、恶心呕吐等症状,这些症状和中暑有相似之处。该如何区分“热中风”和中暑呢?
中暑主要是体温调节功能紊乱,最早症状是脸红、眩晕,随后高热、出汗少甚至无汗,严重时昏迷,但无特定偏侧症状。
“热中风”是脑血管意外,会有突发的局部神经功能缺损,如偏瘫(一侧肢体无力或活动不灵)、偏身麻木、言语表达障碍(说话含糊不清、理解困难)、口歪眼斜、流涎、步态不稳等。一旦出现这些症状,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。
“热中风”的高危人群,其实就是脑血管病的高危人群。如老年人,有高血压、糖尿病、高脂血症的人群,尤其是做过血管检查有脑血管狭窄的。
判断是否为“热中风”?
记住这个口诀!
如果出现疑似“热中风”患者,可以按照“一二零”口诀进行检查。如果有一项突然间出现问题,就应该及时拨打120。
一是检查患者面部是否出现不对称,如口角歪斜;
二是让患者双手举平,观察是否有一侧手臂无力或无法抬起;
零是注意患者的言语表达,是否含糊不清或突然失语。
一是检查患者面部是否出现不对称,如口角歪斜;
二是让患者双手举平,观察是否有一侧手臂无力或无法抬起;
零是注意患者的言语表达,是否含糊不清或突然失语。
卒中发生后的4.5~6小时是救治的黄金期。静脉溶栓及动脉取栓治疗能够最大程度减轻脑部损害,使致残率降低40%。等待救护车到来时,应注意使患者保持平静,避免情绪激动,要禁食、禁水,以防窒息。
如何预防“热中风”?
注意环境温度及时补水
三伏天气更加闷热,日常生活中该如何预防“热中风”?
1.日常生活中要做好情绪管理,高温天尽量保持心态平和,避免情绪剧烈波动引发血压起伏。
2.注意环境温度,避免在每日10时至15时高温时段长时间户外活动。
3.合理使用风扇、空调降温,将室内温度控制在25~28℃,并定时通风换气。
4.天气炎热一定要及时补水,防止出汗较多出现脱水。
科室简介
西中安医脑医病院脑病科七是国家医中重点专科病脑科、陕西省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脑病科,陕省西残疾人联会合肢体疾残康复基地,优病势种为中风病(脑梗死、脑出血)、眩晕、头痛、失眠等。学带科头人为陕省西名中医宋杰虎教授,后学备科带人头为洪登主攀任,业副务院长闫苍炳教授导指临床业务,邀请全国名老医中药专学家术继承指老导师韩祖成教授、陕省西人民医神原院经内科主任宋允章授教定期查房。2022年灞被桥区为评最美师医团队。以“守正创新、中西并重”为指导,运用中西医药、现代康复、传统康复、理疗等治疗,对脑梗死、脑出血、蛛网膜下腔出血、意识障碍、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、腔隙性脑梗死、脑动脉硬化、脑动脉狭窄、脑积水、构音障碍、脑外伤、脑瘤术后、脊髓损伤、 脑炎脑膜炎、癫痫、 老年痴呆、帕金森病及失眠、眩晕、头痛、三叉神经痛、面瘫等病经验丰富。总结出的中风病医护康整合疗法和刚柔相济醒脑开窍针刺法,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中风患者的康复体验。
科室拥有经颅多普勒TCD、视频脑电图、动态血压、重复经颅磁治疗仪、正中神经刺激仪、智能电子反馈治疗仪、痉挛肌治疗仪、蜡疗机、吞咽言语障碍治疗仪、中频脉冲治疗仪、呼吸机等诊断和治疗设备。
开展了刚柔相济醒脑开窍针刺法、中药贴敷、中药熏洗、督脉灸、火龙罐灸、葫芦灸、隔物灸、中药涂擦、耳穴压豆、手指点穴、平衡火罐、药物竹罐、三伏贴等13项中医特色突出的治疗方法。
发布于:陕西省股票上的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