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家长,应该听过很多关于改变孩子命运的办法。
“陪伴、沟通、奖励、见世面......”听了办法之后,自己也践行了不少,但是孩子仍旧是老样子,并没有积极向上。
在心理学上,有一个效应,叫“超限效应”。
家长对孩子采取改命的方式过多,或者随时随地都在逼着孩子改变,反而会引起孩子的反感,和家长对着干。
很现实的是,周围的人对孩子做了很多的事,孩子却视而不见。
这就说明,大部分的事情,并没有触动孩子的内心世界。
静下来思考一番,陡然发现,能够改变孩子命运的,往往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事,而是某一件特别的事情,并触动了孩子的心灵。这就如一束光,照到了孩子的心灵,一切都恰如其分。
图片
01
自媒体人“晨晨”,是一个农村的女孩。
她一直记得父母的叮嘱:“少花点钱,学费都是借来的......”
家里穷,这是没有办法遮挡的事实。
在高一高二期间,她都把钱使劲抠住,按照计划去花。还好,凑合着,也熬过去了。
高三时,学校的测验多了,杂七杂八的费用也多了。按照父母原来给的费用,就明显不够。
每天都上课到夜里十点半,也忍不住要吃点什么,饿啊。
有钱的学生,随便吃,随便买。她却只能吃校门口最便宜的大饼。
一天夜里,她吃过大饼,浑身不对劲,晕倒了。同学把她送到医务室。医生说她长期营养不良,加上大饼是冷的,刺激了肠胃。
班主任赶过来,顺手用保温桶带来了温热的汤。
从那以后,班主任隔三差五会煲汤,让宿管阿姨转给她。
高中毕业十多年之后,她在文章中如此说:“成长是灰暗的,幸好还有那么一束光......”
关键时候,班主任给孩子一束光,命运就开始亮堂堂。
平常,大人给孩子很多很多的爱,但是孩子感受不到。但在孩子最需要爱的时候,给他爱,就狠狠地冲击了心灵。
冬天的一杯暖水;夏天的一阵凉风;学习成绩不好时的一份理解;被人嘲讽时的一种保护;迷茫时的一段谈话......有时候,大人什么都不说,只是给孩子搂一搂肩膀,就特别温暖。
图片
02
我们除了给孩子一束光,还要让孩子发现这个社会,有很多的光。
发现社会的光,一个人才会拥有很多很多的正能量。
在网络时代,打开手机,就会听到抱怨的声音。工作难找,随时都失业,房价下跌,社会下行、小人得志......让人望而生畏。
其实社会从来不缺乏美好,只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。
看过一篇小学生的作文:老师布置了一个任务,去寻找“雷锋叔叔”。
学生阅读了很多关于雷锋的故事,然后就央求母亲,带着自己去找“雷锋”。
他们走了很远,到了公园、超市,都没有发现“雷锋”。
就在他们垂头丧气、搭乘公交回家的时候,母亲轻轻地提示:“看,那里有雷锋。”
原来,公交车上,有人推着婴儿车,而一旁的大爷,轻轻地踩着婴儿车的轮子,避免滑动。
接下来,他们发现了很多的“雷锋”:车到站台了,司机主动起来,扶着老人上车;大家主动排队上车;有孩子睡着了,靠在大人的肩膀上;有人刷卡不顺,有人赶过去帮忙。
仅仅是搭乘了一台车,一段路,就发现了很多的“雷锋”。这让学生很开心,觉得这一天特别有意义。
是的,带着孩子去寻找一束光,就会拥有做人的正念。
很多人抱怨人生,觉得命运太苦,是因为他们做人,没有“正念”,总是把美好的东西忽视,把丑陋的东西摆在眼前。
一个人要改变命运,就要去寻找美。心灵美,眼里美,那就看什么,都觉得会成功,从此活力满满。
图片
03
做大人的,还应该让孩子学会给他人一束光,这可以改变人性、社交、工作、爱情......
看过一个禅理故事:一个盲人,夜里提着灯笼出门。
大家觉得奇怪:“你打灯笼干嘛?”
盲人说:“一是让他人看到我,从而不撞到我;二是让他人借光,走得稳。”
点亮一束光,别人才会看到你。这就是改变命运的模式——做一个阳光灿烂的人,很容易遇到贵人。
让他人借助光,不跌倒,这是做人的善意,终究“善有善报”。
在这个社会,太多的大人,总是教育孩子,要如何自私。比方说,让孩子不要随意分享食物,也防备那些给食物的人。让孩子不要和穷孩子一起玩。
不知不觉,孩子的光,就暗淡了,从而没有朋友,没有慈悲心。
大人正确的做法是,引导孩子,随时随地都帮助需要的人。善意,是一道永恒的光,在恋爱,结婚,工作等方面,都会带来好处。
人人都希望遇到贵人,而最大的贵人是自己。你是贵人,那一定会遇到贵人。
图片
04
哈佛大学做过一项实验:在一所乡村小学,选取18名学生,进行“未来发展趋势测试”活动。并且认定他们就是最有发展前途的人。
多年后,18名学生都有很大的进步。而且很有自信力,求知欲。
这就是“皮格马利翁效应”——对一个孩子有热切的期望与赞美,就能够产生奇迹。
大人们,请相信一束光的力量,那是命运的火种,是人性的光辉。
教育孩子,应该是一束光点亮一束光。
作者:布衣粗食。
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股票上的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